四川旅游搜索

古镇龙华

    去龙华很不方便。也正是如此,两年前我们取消了去龙华的计划,改行去了上里。然而两年来,龙华一直在心底某个地方飘忽,像个魂灵,缠绕着自己,不得安宁。
    龙华位于宜宾屏山县城西北,地理偏远,据说当年诸葛孔明南征擒拿孟获曾率大军途经于此。从小说里我们知道孟获生活于蛮荒之地,有瘴气出没,而龙华与孟获生活的地方相距不远,无论是从地图上看还是在想象中,都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事实也的确如此。我们到达沐川的时候是下午六点,已经没有到龙华的车了。出发之前我们已经想象到了从沐川到龙华交通很不方便,但是现实仍然出乎我们意料。
    从沐川到龙华每天只有两趟车,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在沐川住上一宿,赶第二天一早去屏山的班车。早上不到六点我们就起来了,冒着雨赶到车站。路上几乎没有行人,车也很少,仿佛一切都还沉醉在梦里。除了雨点滴答在伞上的声音,唯一可以清晰听见的就只有我和青松的交谈。
    车很破旧,座位之间的间隙仅可容脚,但却很有生活的气息,到处有裸露的座椅背靠的钢架,上车的人不是扛着麻袋就是肩挑行李,仿佛是为着赶集去。车还未动,一位妇人上来,拣了一个前排的位置坐下,但还未坐稳她便叫了起来:“哎呀,怎么这车还在漏水啊!”司机赶紧道歉,说不好意思,没有来得及修补,下午从屏山回来后就好好修补修补。售票的女人也连忙找出一块破旧的毛巾帮着揩干净滴在那妇人身上的污水,又顺手把车顶擦了擦。我和青松看在眼里,暗自庆幸没有坐在前面。
    刚出沐川,路还算平坦。渐行渐远,路也越来越烂,泥泞不堪,车就像一叶扁舟出没风波间,上下起伏,左右摇晃。一路上都在下雨,车停停走走,上下客人。我的位置也不断变换,从中间挪到靠窗,又从边上移到中间。雨势忽大忽小,雨水渗过破旧的车顶,滴答在我的身上、包上和座位上,我明显感觉到裤子有好多处都湿透了。车的前部漏得更厉害,但是车上的乘客仿佛见惯不惊,泰然处之,车厢里出奇的平静。这让我想起三毛在撒哈拉的生活,她写道:“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幽雅起来。”是的,这些生活在偏远农村的人们,在这样颠簸的路上,这样破旧的车里,他们没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后抒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襟怀,但他们安贫乐道、清净无为,同样安详得近乎幽雅起来,值得尊敬。三毛说:“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理解里,就是精神的文明。”我以为是。
    三个小时后,行程70多公里,我们终于达到龙华。
    下了车,身体和眼界同时舒展。或许从桎梏到自由便是旅游意义之所在。如果没有工作的压力和城市钢筋水泥的冰冷,或许我们是不会体会到乡村的悠然和山水的秀丽的。历经了三个小时的蜷缩、湿冷和颠簸后,身体一下子获得了解放,手足可以完全自由的伸展,仿佛浴火重生,身体和生命一下子也变的轻盈起来。何况,眼前就是有名的龙华凉桥。
    凉桥缘何得名,我没有去考证。从桥上的匾额来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修葺过,钢筋做的栏杆有的已经锈蚀,但仍很坚固,风雨中恪尽职守。据说凉桥与龙华古镇同岁。桥头有一对石狮,一雄一雌,三百年来风雨不动,雄健如初。桥下的石墩上有兽头,兽头上爬满了青苔,模糊了面容,想必也有些年岁了。龙华凉桥从风格上看,更像黔东南侗族的风雨桥。凉桥木柱瓦顶,瓦顶分两层,错落有致。凉桥上有不少匾牌,抬首便是“清风明月”。驻足,闭目,桥上微风细雨,桥下河水汤汤,一阵古意扑面而来。
    果真是龙华的赶集天!四野乡邻带上自家的山货和产物,交易着彼此的需要。许久不见了的大婶,干脆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唠起了家常,年岁收成、衣服的样式,小孩、甚至猪崽都成了最亲热的话题。男人们彼此交换着香烟,在烟雾中笑谈桑麻。小孩子是这里最高兴的人,即使在这样的雨天,依然穿着新衣服,鞋上沾满了泥,闹着跳着,吃一碗凉面,或者买一包饼干,脸上灿烂如春花,过年也不过如此吧。
    小吃摊沿街依次铺开,凉粉、糍粑、豆腐脑、小面也趁了这热闹的时候,张扬着各自最美丽的模样、散发着诱人的味道,炉台上的热气氤氲而上,径自享受这清风细雨。凉桥头上也有两家卖小吃,品种各异,盆钵调料摆满了案板,五花八门,看着就眼馋,旁边有一方桌,用食者偶尔抬头看看过桥的人,复又埋头继续。
    龙华古镇被大龙溪和小龙溪夹合,懒懒地顺山势而靠。过凉桥便入古镇,径直跃入眼帘的是石库门,若过去战乱中城门,只是少了些气势。然而在这样的雨中,湿漉漉的街道,街道两边陈旧的门板和门口悠闲劳作的居民,又让这石库门变得妩媚和柔情。目光穿过石库门,和老街一起随山势拾级而上,融化在烟雨旧巷里。听人说古镇上有三条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老街,分别叫顺河街、新街和长街。街宽不过三四米,皆由青石板铺就。石板上有道道印痕,有的是铺路的时候为了防滑刻意在石板上凿下的,但经过风月岁月的洗礼,皆光滑可鉴。更可见屋檐水在石板上留下的点点凹痕,像水波荡漾,从中心一直洋溢到亘古之外。石板路的两边皆是木结构的房屋,比肩接邻,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向不知名的去处延伸。屋檐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青石板路,光线从街两边的屋檐间落下,兀自轻盈。房屋的年代也已久远,每一间都斜着身子,相互依靠着、支撑着,仿佛夕阳中老人相互搀扶的蹒跚的背影,让人唏嘘感慨。古镇里的每一块砖、每一件什物都古老得可以说出一段故事,连房顶上的青瓦也上了青苔,变得生动轻盈起来。我们就这样顺着老街,从凉桥开始,遇巷就钻,见弯就拐,行于可行之路,停于不得不停之处,随意而兴。苏东坡论文章是这样,我们行走亦是如此,人生在此也曼妙多姿,姿态横生了!
    我们在古镇里行走,轻声细语,生怕惊动了门口睡觉的那只猫。一株植物长在一口清朝咸丰四年的太平缸里,生机逼人,看得我也不仅心动,愿意在佛前求上五百年,来生也做一株植物,长在这样一口缸里,等待一双眼睛。不止是一株植物,也可是一副对联,在最喜庆的日子展开最明艳的色彩,然后在风日里慢慢淡去,等待来年下一次喜庆。或者,就是河边捣衣妇人背上的小孩。妇人的身躯随着捣衣动作的一起一落而一仰一俯,小孩却一直沉醉在梦里,在秋天阳光下荡秋千,也是一起一落。时间也仿佛忘记了自己的节奏,不由自主地随着妇人捣衣的动作放慢了脚步,在古镇里变得悠长而有韵味了。
    古镇安详宁静,一位穿红衣服的女子撑着伞从我们的身旁飘过,模糊在小巷的尽头。我想起了一个叫梅子的女孩,撑着伞,徜徉在成都的雨里。


美景旅游微信号二维码: to8848-dong              美景旅游微信号二维码: to8848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们的微信 Wechat微信Wechat
2005-12-15 06:48:20  By: 四川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Sponsored Links
    
四川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0300   860820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B: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1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0300 - 86082022   Fax:86-28-86082022
版权所有: 美景旅游网·四川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