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搜索

走进大香格里拉(下)-乡城,德荣游记

                       五
    
      从稻城到乡城,要从红草地前方桑堆村的一个路口岔向南行, 必须折返再次跨过稻城河大桥。过大桥时,我又看到桥畔的依桥楼饭庄从窗外闪过。昨晚,老黄代表仁青县长请我们在这里品尝了河中鲜美的高原细鳞鱼。这是一种从两三斤重一尾的鱼头上能吃出鱼骨剑的珍稀鱼种,与闻名天下的雅安“雅鱼”相似。当我真的吃出鱼骨剑时,老黄那一嗓子吼出了祝酒的豪放藏歌,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稻城主人们待客的奔放热情,虽然我更留念前日主人们款待的酥油牛头汤。
    
      通向乡城的路要翻过海拔近5000米的无名山口,这是我们从巴郎山口、折多山口算起,第十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了。当初通过山口需要吸氧才能对付高原反应的几位同行女士,在十多天的行程中看来也适应了高原。车里又响起了歌声,我们仍在香格里拉核心区向前纵深。
    
      山口两侧的公路,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北坡短南坡长,这说明前方的海拔高度开始降低,山谷中的景色也在发生变化。与人类从未触动过的“最后一片净土”---亚丁的森林相比较,山间的植被明显稀疏起来,开始出现一种苍凉感。而这条苍凉之路,就是昔日那条通向中转站理塘的茶马古道之一。但最大的变化,还是山谷里的藏房民居。
    
      这是一个多云的晴天, 阳光透过云隙射进深深的山谷。山谷中的台地上,时暗时明地出现了一个个小村庄。拿出500毫米的大口径镜头,卡上相机往山间望去,那种悬于半空鸟瞰的视野,把一切看得更加分明:如同积木般的白色藏房, 散落在大山的怀抱之中。那夯土垒出的齐齐整整的四方体或长方体,简洁到省却了任何挑檐之类的修饰, 这就是“乡城三绝”中特有的民居----整个藏区唯一的白色土坯房。听说是仅在每年传召节前, 只用一种白色粘土用水稀释后, 从屋顶沿微斜的墙面浇注一次而己。同伴说那像极了一堆堆切成小块的豆腐,惹出一车人好一阵欢笑。
    
      然而,我还更感兴趣的是这茶马古道驿站上的另一绝:即藏女“疯装”。
    
      “疯装”? 穿在女人身上“疯子的服饰”?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对我来说,也许仅仅是好奇,而对同行的谢老师来说, 则可能是研究的起点。谢教授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爱好广泛的学者。他认为, 疯装实际是受汉族服饰影响, 汉服是右袵。而藏装则为古代胡族传统服饰的发展,即左袵。孔子说:微管仲,吾被发左袵矣。但疯装却采用右袵形式,这是其他藏区百姓潜意识中称其为“疯”的主要缘由。但传说中的故事却是文成公主进藏时,途经乡城巴姆神山,细雨霏霏。婢女为公主避雨,随手扯下当地的芭蕉叶,披盖在她的背上,这便是乡城藏女“疯装”上那一块称之为“贡热”的装饰绿布的由来。
    
      且不论文成公主进藏的唐蕃古道经不经过乡城, 想一见“疯装”的兴趣却更浓了。
      事实上, 我见过在田间劳作的藏族妇女。青稞田中, 她们以一身简朴的藏装在弯腰拔草。“疯装”仅仅是婚礼、节日及佛事活动之中才出现的盛装,它甚至没有在旅游做秀的活动中露脸。乡城藏女一生中真正能“疯”起来的日子并不多, 这种已沉于现代生活深处的康巴藏族最有特点的服饰, 我们能见到吗?
    
      当乡城热情的主人们迎出30多公里外,向我们而献上哈达和青稞酒时, 我觉得这一切有了希望。果然, 第二天, 在清晨参观了“三绝”之一的桑披寺后, 文化旅游局洼西局长把我们带到了离城约十公里的边边哨村、
    
      我们走进了亚里曲珍家, 这是一个因经营松茸而很快富裕起来的藏族人家。在女主人去村里邀两位藏女前来梳装前, 我们参观了这栋三层楼的白色藏房。如同所有康巴藏区的大多数民居一样, 二楼是生活起居的中心,有客厅、厨房、卧室和经堂。厨房里有琳朗满目全铜炊具的“甲丹”(即汉柜),以示富有吉祥的水缸柜和有灶神图腾的火灶。在有彩塑梁柱的大客厅边, 还有几乎是一座小寺院的经堂。它们一起构成了乡城白色民居中最华丽、最神圣的家庭空间,不仅居住着人, 还供奉着水神、灶神,佛及菩萨们与主人同在。这些没有实用价值的昂贵器物和摆设, 估计占了家庭全部财产的一多半。若说是品味到了“乡城三绝”“疯”的主题前奏, 当不为过。
    
      女主人请来同村的两位藏族妇女, 费了很长的时间,才穿戴起一套沉重华贵的衣装来。然而, 为了不让我们久等, 她们已没有时间去编那上百条细发辫, 就匆匆来到厨房里。她们很热情地与女主人一道为我们准备酥油茶, 然后, 在这座小楼里的各处让我们拍摄。看上去,在这样一个为远方贵客再穿“疯装”的普通日子里, 她们并不掩饰心里的喜悦和快乐。
    
      细看缀在“疯装”上的纯金饰品, 比如挂在胸前的巨大圆盘般的“呷乌”, 我
    不禁为其精美的艺术图案所倾倒。头发上别着的镶银边的巨大金蝴蝶, 同样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用手拎起一条铠甲般的被称为“洞勒”、“萨邛”之类的饰带, 沉甸甸地感觉超过了两公斤。只有耳坠才显得小巧些,亮闪闪地晃动在秀发旁。据说,这样一套“疯装”至少价值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也不少见。在这个偏僻而贫瘠的大山深处, 它们要经多少代人从事农牧生产的积累, 才能在上百年的积攒下, 逐年添置这一代又一代的嫁装啊? 事实上, 在乡城, “疯装”正是作为财富的载体, 在女儿出嫁中传承的。但是,若生有几个女儿的贫寒藏家,又该怎么办呢?
    
      在这一途中, 因为没有遇到重大节日, 我们没能见到系着大红英雄结的康巴男人,与头顶的厚重皮毛帽子比较, 我从来以为红色英雄结才表现了一种粗犷豪迈伟大民族的情怀。而在乡城的大山深处, 这种奇特的康巴女装,则为英雄结添加了一种温馨华美的柔性注释。如愿以偿地见到了“疯装”,使一行人非常高兴。女士们拉着两位“疯装”藏女在室内壁画边,门厅旁合影。而谢老师则兴奋地对我说起“疯装”可能起源于盛唐, 乡城地域历史上又曾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属地,此服饰原是汉、藏、纳西等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他甚至联系到黔东南苗家同样沉重的银饰服饰做出比较, 使我获益非浅。
    
      巴姆神山下的桑披寺,是“乡城三绝”中的另一绝。那是一座由班禅大师亲自选址, 没有任何图纸而全靠这蛮荒之地的能工巧匠建起来的雄伟寺院。寺中的壁画及各种雕塑, 极为精美,几近奢华。桑披寺乃1995年迁新址复建的。几千万元的投资,居然全由一个贫困县的百姓们, 以投工、投劳、投料自愿承担,且建造得美轮美奂之至。这种信仰之疯狂,令人瞠目,令人感慨!也许正因为如此, 在桑披寺的东门廊下, 遥望蓝色山谷中的乡城, 才能悟出“香巴拉”并不遥远的真正含义。
    
                       六
    
      去得荣太阳谷,是此次西行又一个旖丽的梦。
    
      三年前,我曾看过一部关于太阳谷探险的电视纪录片,在“格桑花如期开放”的歌声中, 片头淡入一朵山巅怒放的雪莲花,叠化着红色山林掩映的雪山……从那时起,得荣太阳谷就驻留到了心底挥之不去。
    
      因此, 在制定川西之行的路线功略时, 我就牢牢地锁定了德荣,谢老师对这个金沙江畔川、滇、藏三省交汇处的秘景也兴趣极浓。我们试图浏览大量网站来了解得荣,但有关资讯极少。看来,以“驴”自称的中外背包自助的旅行者,还很少踏足这方土地。新浪驴坛上,关于德荣的游记极少,为什么呢? 难道“太阳谷”三个字,还不足以构成诱惑? 还是去得荣过于边远偏僻,难于进入呢?
    
      无论如何,当我们又翻越崇山峻岭去得荣时, 我是非常兴奋的。远方的群山一如既往是一色梦幻般的苍蓝,山那边,无法想象隐藏着何等的风光!
    
      走过乡城的尼丁河谷进入得荣县界,我立即发现先前的判断产生了有趣的“错误”:即得荣不仅有驴,且驴极多,比常见到毛驴的京津一带和华北平原还要多。这些“驴友”们在公路上一群群、一队队悠闲地溜达着,即使汽车按着喇叭, 它们也不让不躲,倒干脆瞪着汽车站定不动。更有几只大眼睛的小家伙, 索性躺倒在公路中央, 惹人爱怜地闪动着耳朵撒娇哩。汽车只好左弯右拐往前蹭,弯过山路, 又是一群, 老天, 难道得荣还真是驴的天堂?
    
      只好不去理会这些驴, 把车开到路边停下来,公路边已是得荣的茨巫藏乡。不经意中, 发现路边竟是一片绵绣河川。那条小河边的田园,怎么可能是这样的色彩呢?黄的是麦田,绿色青稞,这很明白,但那大片淡紫色却不是荞麦花, 而像是刚翻过的土地。啊,紫色土!史书上祭天的“五色土”? 这个古老的名词一下子跳入脑际,我举起相机迟疑着, 若是拍下来, 这些“超现实”的斑斓色块, 会不会让朋友们以为是用数字技术处理过的电脑画?
    
      冷冷清清的公路上几乎没有别的车驶过。几个小时里, 没有见到一辆货车, 也没有见到一辆客车,只有三三两两的驴们悠闲地在散步。后来,又来了一群牛,或者是骡、马,照例在道心溜达着,一听喇叭就瞪眼。看来, 乡城与德荣间的物资人员交流极少,难怪在稻城,乡城没有去德荣的班车,只能包租车前往. 但平整公路上的“驴友”们却能和汽车“逗着玩儿”,使之走走停停。我们也就乐得不时跳下车, 去拍下那些美丽的小村庄。我注意到, 小村旁毫不例外地有两座白塔, 而不像其他康区乡村村口那样只有一座。
    
      当汽车驶过有一座索桥的峡口后,村庄不再出现,“驴友”们也不见了,定曲河波涛汹涌地冲到公路旁。两岸大山逼仄地夹过来,庞大的山体上很少植被。谢老师对我说,我们己进入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
    
                      七
    
      得荣县城就坐落在河谷中的山沟里,定曲河翻着一河浪花穿城而过,很像康定被折多河分割一样。不过定曲似水流更急,水面己完全破碎成纯白色,浪头互相追赶着穿过垂柳依依的河岸。
    
      照例是远迎的哈达和青稞酒,随后主人们把我们安顿到太阳谷宾馆。同时,带来一个很令人失望的消息:原来在这个收采松茸的季节,藏民们都上山了,找不到骡马把我们送到下拥那个高山风景区。下拥村是太阳谷的核心景区, 去那里要骑马走上约六个小时的崎岖山路,而松茸又是当地藏民一年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使我们既难于背负行囊徒步上山去, 又不能勉为其难让老乡不采松茸而送我们。怎么办呢?
    
      下拥景区位于得荣县城定曲下游约25公里的高山顶上,也是一处集森林、海子、雪山、草甸及藏族村落的风光带。那部引我而来的电视纪录片,就摄自那里的金秋时节,当然令人生发不可遏止的向往。但是, 这一路行来, 从四姑娘山, 贡嘎山算起,我们己见过多少雪山?多少海子?多少森林、草甸和花海?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采风方式, 去沉入当地普通藏家的生活呢?我又想到了途中那些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这难道不是叩问香格里拉的一个最好方式?
    
      把这个主意与谢老师一商量, 他也欣然叫好。小伙子丹增更是像回到阿坝故乡那样高兴。这些天来, 他从最初的兴奋转入了静静的思索。一大早推开房门, 总能见到他在整理笔记。我知道,他在比较, 在筛选着途中的见闻,在选择冠以文化的旅游研究的课题和方向。能走进这里藏家的生活进行社会调查, 还能有什么机会比之更让人高兴的呢?
    
      为难的主人听说我们想去村子里看看, 很高兴地把我们安排去了松麦镇的曲雅村。
    
       曲雅村是翁甲神山下定曲河边的一个小村庄。而翁甲神山七仙女峰下的溶洞里,还有年代久远的翁甲寺。据说,这里有开启全藏地108处圣迹的金钥匙。因此, 翁甲神山引来了为数众多虔诚的朝圣者。当我们在清晨赶到神山脚下时, 云幕才刚刚被山风撩开,露出七仙女峰的巅头和层层陡峭的裸岩。山脚下望不到寺院, 只能见到云雾中有一座小如虫蚁的白塔------那山那寺, 实在是太高了!我估计我这腿脚,己很难攀上那望而生畏的高度.而曲雅村, 却正在神山脚下。铁索吊桥对岸, 苍苍古树遮掩着栋栋石砌白藏房,很有一番得山水钟灵之气的秀美。
    
      县里派了阿楚、泽仁罗布两个小伙子带我们进村。这是曾赴北京CCTV参加过西部民歌大赛雪狼兄弟组合的两个年轻歌手。他们热情大方地带着我们, 走过索桥, 绕过大树下的玛尼堆,来到了村口。
    
      全村的人都来到村口迎接我们,原来镇长、书纪也来了。姑娘和大嫂们与阿楚打趣着, 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在村里的石碉楼小巷中,在白塔下的转经房, 在石墙边的花丛里, 我拍下了一张又一张原始村落质朴之美的珍贵图片。村口笑声又传过来, 回首望去, 原来谢老师正拍摄着一位笑个不停的小姑娘。黑黑的她, 出落得像一朵紫色的山野菊。人们又推出她腼腆的姐姐, 更美得像娇艳的大丽菊。她妈妈笑得合不上嘴了, 再三叮嘱我们寄回堪可永存的照片。
    
      接着, 阿楚和镇长又带我们爬上山坡, 攀上独木梯,走进了志玛大嫂的家里。
      她家的石砌藏房也是三层,窗口摆放着一色的牛头骨。小楼外种着的石榴开花了。大核桃树也挂了果。与乡城民居一样, 二楼是起居的中心,一楼也是关牛羊牲畜的。二楼厅房里,仍有挂铜勺的水柜和放铜锅的火灶。三楼则有家中的经房,同样供着神佛, 挂着唐卡, 摆满经卷。
    
      她为我们烧开了酥油茶, 拿出了一罐糌粑粉。苹果还没红, 也摘来一大盘款待客人。又让女儿拥珍,小儿子拥色换上节日盛装,陪我们上楼顶看新收的麦子。一家人乐呵呵地笑着, 那是一种发自心底最淳朴最圣洁的快乐:在这个极普通的日子里, 远方的客人来到了她们家。
    
      同行的女士们牵着拥诊姐弟回厨房火塘边叙家常去了。我一个人留在屋顶的平台上。
    曲雅村静静地躺在脚下的定曲河边,玉米田里, 还有旗幡飘动。应当说, 这是一个除了路过香客,无人打扰的深山贫穷村落。事实上,能在荒凉的峡谷中开垦种植这些零星的薄田,让一个村子千百年来繁衍生息于斯,已经是大自然慷慨的赠与了。定曲河边的急流中也飘着经幡,听说那里是村里乡亲水葬的亲人.三五经幡下,竟安葬着一些付诸流水的灵魂.从生到死,他们的岁月完全锁定在这个贫穷山沟的天地之间.
    
      太阳谷,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名字啊! 在途中和刚到得荣时, 我们曾反复询问它的由来和区域, 但似乎没有更简洁明了的说法。但事实上, 我们已经感觉到,沿定曲河白塔峡口而下直到金沙江这一段上百公里的峡谷(得荣系藏语峡谷之意), 就是太阳谷。它只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带另一个动听的称呼而已,仅仅是说,这里降雨极少,蒸发量数倍于降雨。用老乡们的话说, 不下雨就是太阳谷!
    
      太阳谷山地山高谷深, 高差极大。河边陡峭的山体一拔上千米,但除了裸岩、沙砾,就只有荒草和荆棘, 一派荒漠化景象。只有山顶台地和谷底河边, 才有农田和人家。像下拥、莫木那样有高山森林、海子的地方, 是太阳谷不可多得的福地。这种苍凉, 当然也是香格里拉的另一种美。但是, 我们能不能作一次天问:
    
       离太阳最近之地,为什么却是最贫瘠之所呢?
      巨大的反差是显示上天之不公还是公平?
      开启藏区108座神山之钥,为什么却在香格里拉最贫瘠之地?
      香格里拉之心,既有阳光照耀,又是不毛之地,是否神之暗喻?
      还是香格里拉可解读为天堂与地狱永远并存?
    
      望着脚下穿过荒凉山谷和村口的定曲河,它毫不理会我的追问,翻着浪花向南而去。在这样艰难的自然环境中,像志玛这样的乡亲,勤劳而善良的香格里拉的主人们,让这穷山恶水闪烁起崇高人性的圣洁光辉,让我们去思索巨大反差中美的相悖。
                        八
      2004年7月20日中午, 我们乘藏族小伙翁堆的车离开德荣, 沿定曲河南行走出川西。
      路边闪过藏家乐的小院, 曲珍、拉姆、拥忠等朋友们曾在这里为我们表演弦子、跳起锅庄。路边闪过铁索拉起残破的“劳动桥”, 是不是当年红军路过的地方呢?前方不远处,是“三壁夹两江”, 是金沙江、瓦卡、奔子栏。在更远的大山里,还有德钦,中甸和丽江,我们还没有走出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区。
    
      我们己经走了多远的路, 不能用里程来丈量。那是一条像哈达一样洁白无暇的印迹, 己经深深地缕刻在我们的心中。对主人哪怕轻声说一声再见, 都会让我们哽咽于喉。我们能说的, 也许只有一句发自肺腑的谢谢。
    
      十多天的旅程, 我们读过了海子山中的山水浪漫, 扎郎寺风光带的封闭神秘, 亚丁雪山神的灵性, “乡城三绝”的疯狂和得荣太阳谷的反差相悖……,印象中香格里拉本来纯美的绝唱, 却演变了一曲新奇又怪诞的交响,以致我们还因印象的零散,无法去梳理出它动人的灵魂乐章。但是,香格里拉这本大书,才刚刚翻过几页,不知的太多,不解的太多。我们的路还在继续。
    
      那天傍晚, 我们一行人站在奔子栏的山头, 俯瞰气势非凡的金沙江大拐弯。蓝色远山之后, 是留下了足迹的川西那边山山水水。我们都静静地站在山风里, 没有人说话。心中想说的,也许只有一句:香格里拉, 等着我们。
    
      我们还会再来。
    
      2005年的夏秋,我们约定了取道塔公,白玉,德格,石渠,去走完甘孜北线,也许一直走到玉树,走到玛多.也许走到昌都,走进波密,从而再读西藏.谁知道呢?
    向西,向西,再向西吧,西方的极乐世界,原本是香格里拉的属地.我若一息尚存,就还会走下去!
    
    附图:乡城三绝之一----桑披寺,侧殿地上的佛头


上载图片:



美景旅游微信号二维码: to8848-dong              美景旅游微信号二维码: to8848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们的微信 Wechat微信Wechat
2005-12-15 06:46:18  By: 四川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Sponsored Links
    
四川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0300   860820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B: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1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0300 - 86082022   Fax:86-28-86082022
版权所有: 美景旅游网·四川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