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搜索

探索南丝绸之路--揭开“蜀身毒道”面纱

    史书记载,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达大夏(今阿富汗)。他在这里见到了蜀布和筇竹杖,大为惊讶。原来,汉朝时由四川到云南,只有两条路可行:一为灵关道;二为朱南道。两条古道在楚雄会合后称为博南道,通往缅甸。四川或云南的商人经此道到缅甸进行贸易,用蜀布、筇竹杖换回金贝、玉石、琥珀、琉璃制品。随后,印度商人带着四川特产进入印度境内,再转手于当地市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丝绸之路”。张骞顿时意识到,在他到达西域前,西南早已存在一条不为史官所知的经贸道路。而此路正是以今成都为起点,西南出邛、僰至滇,从滇越(今云南腾冲)出缅甸的敦忍乙(今太公城)至曼尼坡入身毒(今印度),被称作“蜀身(音:juan)毒道”,由灵关道、五尺道、黔中古道、永昌道四条古道组成。因沿途丝绸商贸著称于世,被历史学家称为“南方丝绸之路”,也是后世茶马古道的前身。


    遥想2000多年前,富有智慧的蜀人已通过这条南丝绸之路,开始了我国与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不得不让人感叹。而历经近半年时间的考古挖掘及论证,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主持邛崃平乐镇古道遗址勘探发掘的刘雨茂主任郑重地告诉记者,邛崃市平乐镇的骑龙山半山腰上发现的古道遗址,正是“蜀身毒道”,这条“南丝绸之路”比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还要早200多年。它的发现,也成为了佐证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凭据,对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史、交通史都有重要意义。回顾古道的整个发掘过程,当事人的亲身讲述,考古专家的断代定性,平乐镇政府对古道的保护与展望,本报记者将全方位为您揭开“蜀身毒道”的神秘面纱。

回顾 古道秘密层层拨开

2005年春节前
两种古道偶然出土

    记者接到平乐镇打来的电话,称当地骑龙山山民在2004年底修路时偶然发现了一条古道,就当地村民清理出来的情况看,古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中间为红色石板,石板两旁为小型鹅卵石整齐铺就;另一种是中间为大型鹅卵石规则排列,两旁用小鹅卵石铺成。之前,古道全部被埋没在60—70厘米厚的泥土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在考察现场后,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是我省继金沙遗址发现以来最让人激动的新发现,也是我省古代交通考古的重大新发现。


2005年6月下旬
走古道到雅安中峰

    成都市文物考古队的队员们于是正式开始了对古道的勘探发掘和走访工作。这一走一勘就是近一个月的时间。当时正值盛夏,三名队员和两名当地村民组成的队伍,行进在骑龙山上几乎没有人涉足过的深山里,凭借一路上的自我判断和询问,用28、29日两天的时间,成功从平乐镇经夹关镇,走到了雅安的中峰?熏为判断古驿道走向的正确性取证。


2005年7月4日
古驿道下发现老路

    考古专家开始了对古驿道的试掘工作。具体试掘地点选择了两处,一处位于以前平乐当地已清理出的古驿道末端;另一处位于古驿道末端往上走50米处。专家选择这两处,一是想证实以前对古驿道走向的判断是否正确;二是想探寻在已掘出的古驿道下是否还有老路。令大家惊喜的是,在古驿道下10厘米处,呈现出了用小型鹅卵石铺就的老路。它同用大鹅卵石铺就的古驿道主路不同,老路都是用小型鹅卵石铺就,路面不再是鱼脊背状,而是40厘米左右的凹槽,这些凹槽又用小碎石子填平过。专家分析形成凹槽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以前主路上通过的人流量过大,路面被踏成凹槽再铺上小碎石子,这是为了避免下雨积水影响路况。


2005年7月8日
意外挖掘出古钱币

    考古队员在继续挖掘的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层红色砂石材质的路面。记者首次进入挖掘现场看到,整个发掘现场有十几平方米,立面解剖处在已清理出来的古驿道末端,宽约4米,长约两米。剖面最上层,由规则的大卵石铺就。在大卵石下方10厘米处,清晰可见一个填满了碎石头的凹槽,这就是老路。在老路下30厘米处,考古队员没有再继续往下挖,而是清理出了截面旁的横面。这些横面上被泥土覆盖,泥土之下就是红色砂石材质的路面。路面凹凸不平,路面右侧有同样材质的挡墙,挡墙高约40多厘米。在挡墙表层考古队员更意外地挖掘出疑似五铢钱的古钱币。

    这之后,挖掘勘探过程暂停,古钱币被带回成都作科学分析,古道的断代和论证开始。

讲述 考古故事娓娓道来

村长动员
村民移竹挖道


    平乐镇协议村村长张光和刚进门时,一言不发,坐在凳子上很不自然。可记者一问起他参与挖掘古道的经历时,沉默一下子就被打破了。“这还要从2004年11月14号说起,那天,政府来我家,说要清理古道,我一听,觉得稀奇,在这里生活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有个古道呢!”张光和对记者说,“马上我就喊了几个村民,和他们到了现场。”


    张光和没有想到,镇里和他说的古道,原来就在他们走过无数次的山路之下,位置就在前往骑龙山的观音庙的山路下,村里修路的村民无意间挖到了大石头,觉得奇怪,因为这骑龙山上向来不产这么大的鹅卵石。镇上指挥大伙,要清理出一段古道。可张光和犯愁了,这山路虽说有,可过了观音庙就没路了,山上都是村民们栽种的树苗,或者是耕作的田地。贸然挖路,大伙肯定有意见。


    “我当时就找到了可能涉及到的土地的主人,和他们说起古道的事。”张光和说,“大伙还都挺感兴趣的,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涉及的耕地不是很多,政府统征后,对农民进行了赔付。”那时的古道都被覆盖在六七十厘米的土下,竹子、杂草丛生,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这些树苗和竹子进行了移栽,这之后,才开始挖掘古道。近两公里的古道,挖了整整半年时间。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眼看着古道一点点露出模样,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挖的时候,还意外地发现古人设计的古道居然还有进出口环行道,真的和现代公路差不多。


披荆斩棘
矿泉水下干粮

    阎华亮和张光和一样,同是协议村人,因为常在山上走,相比之下,对山上的路况熟悉点,于是,他和张光和一起被考古队请来做后勤工作,一是带路开路,二是帮忙背些工具。“28号早上6点,我们就出发了。开始我没想到干考古工作会这么辛苦。”张光和说道,“说实话,山上没有多少路了,越往里头走,就只有被村民踩踏出的浅浅的痕迹,一些地方,压根儿就没有路。”开路,也就是拿起斧头,把竹子、杂草砍开,大伙好通过。步行到下午两点,才到拴马林。那时候,大家都已是筋疲力尽了,就着点带的干粮饼干,喝了点矿泉水,稍微休息了一会儿,就又上路了。

    “因为头天刚下过雨,山上的道路非常泥泞,大家都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所有人的裤子都打湿完了!”阎华亮告诉记者,“摔跤几乎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有些地方,连张、阎二人也不能确定是否是路,他们二人中就一人到附近走走,看是否有人家,可以问问路的走向。其中有一个地方,只有跳下两米多高的山崖才能继续前进,大家都麻起胆子,往下跳了。“其实这一路上,不单是要开路,还得挖开泥土,看土下面是否都有鹅卵石铺的老路。”只有挖到老路,才能证明古道的走向没有错误。”阎华亮说,“有的地方挖了几十厘米,之后,又回埋。”而同路的考古队员,都分工明确,有的做文字记录,有的拍照片,有的拍DV。这样的走访持续了整整两天。29号下午5点到达中峰的时候,天又开始下雨了。


发绿古币
留给后人猜想

    “接到考古队员打来的电话,我兴奋地丢下手头的工作,就直奔骑龙山!”平乐镇的副镇长吴茂林回忆起当天的情景,仍是一副眉飞色舞的表情。“挖到了古钱币,而且上面的‘五’字很清晰,大家都怀疑是五铢钱!那可是汉朝时期的货币!”当时发现古钱币的地方,是在清理最下面一层红色砂石路挡墙表层时,一些坚硬的东西碰到了小铲子。当考古工作人员轻轻拨开泥土时,发现了这些表面已被氧化得发绿的古代钱币。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已经沉睡了千年,直到这些后人鲁莽地把它们吵醒。

    “是不是五铢钱?”吴副镇长告诉记者,“我见到考古队员第一句话就是问这个,太意外了!当时,他们也没有和我说就是五铢钱,只说要拿回成都作分析,科学地判断以后才晓得。”在场的所有人都很兴奋,直到现在,关于钱的来历,大家还众说纷纭。有的说,就是汉朝时期的路人不小心从身上掉下来的。有的说,不排除是以后的人带着以前的钱,从那里路过掉出来的。但大家似乎都默契地认同一点:因为骑马会比较颠簸,所以钱掉下来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与古钱币同时发现的马蹄印,似乎就是这一猜测的最好证明。所有人都在期盼自己的猜测得到肯定。

剖析 秦汉铺就羊肠小道

    带队考察的刘雨茂主任很确切地告诉记者,因为从以往的古书上,都无法查证到秦汉驿道里有平乐这一站点,因此,并不能把这条古道定为秦汉驿道,但就整个发掘结果来看,它的确是在秦汉时期就有路了。

    汉代时期,它应该是条羊肠小道,三层路面最下面那层红砂石路面,就是最早的道路,两米宽左右。而用小型鹅卵石铺就的呈40厘米左右的凹槽,且凹槽被小碎石子填平过的路,就是在唐宋时期经历扩建修缮的道路。那时,它俨然已成为茶马古道的重要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到了明清时期,它又再次经历了大的修缮,一些地方甚至铺上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石板,可见它已经被作为了官道在使用,有专门的人对它进行维护,且这时的路已经宽到四米。这些扩建和修缮,充分说明了当时的经济繁荣,茶马互市、贸易往来的程度,从路的情况就可以得到佐证。而且在古驿道主路周围,大伙眼见或掘出了许多岔路,这些道路向四处延伸,仿佛一只“千脚虫”,“脚”伸向各个地方。可见当时此路上的人气旺盛,商贸往来频繁。古驿道“串联”着平乐、临济、夹关三个重镇,其集镇网络的地理位置初现出来。历史上“一平(平乐)二固(固驿)三夹关”的美誉中,就点出了两个古代重要的商贸重镇。从邛崃历史上的交通枢纽地位来看,这条古道应当属于“蜀身毒道”的一部分。

    对于考古小组又在离立面解剖现场上方50米外的地方,发现1亩多地范围内有土筑的矩形围墙。刘雨茂告诉记者,这很可能是抵御外侵时所建立的军事设施,这还有待作出更多的考古取证。

谋划 骑马纵览古道风光

    记者从平乐镇政府了解到,虽说得到结论是算不上秦汉驿道,但蜀身毒道的结论还是令大家感到高兴。现在,他们已经请了当地村民,日夜守候在当时作立面解剖的现场,以免道路被损坏,而古道也将被包装成项目,准备通过市场融资,让有实力与懂得经营文化的公司进行运作,修建仿古驿站,游人可以夜宿骑龙山,体味古道古风,更可以沿着古道骑马,一览古道的无限风光,感受2000多年蜀身毒道的悠久历史。


美景旅游微信号二维码: to8848-dong              美景旅游微信号二维码: to8848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案,加我们的微信 Wechat微信Wechat
2005-12-17 06:04:14  By: 四川旅游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Sponsored Links
    
四川旅游咨询预订服务: (86-28)- 86080300   86082022  给我们写信咨询和预订
特别声明:
A:关于美景旅游网采用非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页面的文章、图片等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2、免责:由于采集的图片、文章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内容页面标注的作者、出处和原版权者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您是文章、图片等资料的版权所有人,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加上版权信息,如果您反对我们的使用,本着对版权人尊重的原则,我们会立即删除有版权问题的文章或图片内容。
3、本页面发表、转载的文章及图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B:关于美景旅游网独立原创文章图片等内容
1、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版权由我们全部保留;
2、美景旅游网原创文章、图片任何网站及媒体均可以免费使用,如转载我们的文章或图片,
请注明来自美景旅游网 并链接到 www.mjjq.com,商业用途请先联系我们;
3、免责:我们在我们能知悉的范围内努力保证所有采写文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但不对真实性和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本站采写文章图片如果和事实有所出入,美景旅游网不承担连带责任;
-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商业合作- 广告托播-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加入收藏-
©2002-2018 Copyright  MJJQ.COM China Meijin Travel Web.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Laomei Blog
Tel:86-28-86080300 - 86082022   Fax:86-28-86082022
版权所有: 美景旅游网·四川旅游 保留所有权利